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這本書其實已經紅很久了,
一本講憂鬱症的書,藉由蛤蟆的憂鬱,
蒼鷺如何一步步藉由諮商去突破蛤蟆的心結,
雖然知道很熱門,但我一直沒有去看,
因為看米蘭平常網路處理酸民的方式就知道了,
米蘭是不太需要那種正向心理書的人,
但這本書很特別, 他不是我們認為的一般心靈雞湯書,
而是一個在告訴你,
心理諮商的探究過程, 倒底是什麼,
在諮商的過程中, 會發現自己特定的行為,
可能源發於某個原因, 引起大家關注的原因,
也可能是很多的狀態, 可以投射的許多人的生活背景中,
導致很多人都覺得這本書也點通了,他們以往自己認為的問題點。
書籍設計把很多心理學的專有名詞,
透過這些動物的劇情間解釋出來,
讓你很像在看故事書一般的,
同時體會這些專業名詞的概念,
不像很多硬邦邦的書籍一樣,
閱讀上輕鬆不少,讓人更有同理感,
我覺得書籍最大的感覺給人家的就是,
蛤蟆在每一次諮商過程,都會慢慢的轉變,
也會更近一步滿滿了解自己,
在他真正的瞭解自己後,
就是他破繭而出, 突破憂鬱,展現自信的時候。
是個很棒有特色,看了又輕鬆,能解開一些心結的書籍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柳林風聲則是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一書火紅之後,
也跟著熱門的書籍,
這本書其實就是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的前傳,
解釋了一些蛤蟆先生的劇情,
例如四個動物的友情關係和彼此的特性,
導致產生蛤蟆先生憂鬱的原因一類的,
整體其實是一本童話故事的感覺,
在講友情跟與面對挑戰的過程,
跟心理師一書所展現的方向不一樣,就真的是故事書,
不是蛤蟆先生一書有強調強調心理諮商的過程,
如果對於一些蛤蟆先生故事的劇情,
想要有更近一步的理解的,這書籍就是它的前身,
可以考慮,但是兩書其實不會因為哪一本沒看就不懂,
算是互相搭配的書籍。
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&柳林風聲
previous post